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2.3

目前重要的,是位於同一個近距視線平面上的,如同背景般運作的扁平底面以及如同形式般運作的感覺形象這兩者的絕對鄰近性、這種共同清晰。而且是這種系統,這種兩相鄰區域的共同存在將空間閉鎖住,構成一個比起利用深色、陰暗或是模糊的使用,還要更為有效的一種絕對閉鎖和交錯的空間。(*FB. 8)

But what concerns us here is this absolute proximity, this co-precision, of the field that functions as a single plane that is viewed at close range. It is this system, this coexistence of two immediately adjacent sectors, which enclose space, which constitutes an absolutely closed and revolving space, much more so than if one had proceeded with the somber, the dark, or the indistinct



前面一直在談的隔離空間到底是什麼?在以往的繪畫(藝術作品)運動中(印象派之前),常常採用一種絕對的閉鎖(特別在16.17世紀,沃夫林的《藝術史原則》中所談論區別的藝術表現形式)一種用深色、以絕對的線條封鎖了某一個面積的溢出,或藉由陰影這樣的壓深的方法或不太明確模糊不清卻可以藉由交錯之間的筆觸而區分出的區塊;這些利用技術/技巧來製造的一種絕對的封閉或交錯循環的空間在這裡反倒不是一個更為明確的場域分離,更不是承接了古典的法則來營造這個隔離。在這裡有一套系統,這套系統不是沃夫林講的那種巴洛克或文藝復興的採用手法,更非接下來所熟稔的創作方式……此系統採用一種共同存在的兩種元素,因著這兩種元素不是獨立毫無瓜葛的存在著,反倒是緊緊互相依賴的共存狀態,它們將空間封鎖起來,封閉構築成一個絕對閉鎖並且交錯旋轉的場域,超過了過取一切古典的法則:用陰影、深色調、不清晰模糊不定的效果來的更有效的製造隔離空間。
這一套體系使得位在同一近距視覺平面的相同層面:包括平塗色彩後扁平以背景為作用的運作底面,加上作為形狀出現以形式來運作的感覺形象,這兩者間有著一種絕對相鄰的鄰近性並且共時擁有清晰的狀態。比如說這不透過相對的模式來對比出一種清晰,不是以模糊來襯托得給出清晰,而是兩者皆是高度清晰狀態──以清晰來表現清晰、是透過清晰來處理清晰,強烈的說目的在於「以清晰摧毀清晰」;在培根的畫作中存在著模糊的筆觸表達,但是相鄰的模糊和前者都是以高度清晰來存在,我要談的米開朗基羅晚期的作品也是,這些相鄰的鑿痕都是高度清晰的共同存在。在鄰近性方面,感覺形象和背景之間更是屬於相同的視覺距離線內,兩者無景深或遠距的關聯,不是光影或影子來彼此拉開距離,但背景跟主題/感覺形象是完全共存的,是絕對的相鄰的,也就是說它們彼此間必擁有共同的邊界或輪廓,這樣絕對鄰近性、這種共同清晰完全封閉構築成一個絕對閉鎖並且交錯旋轉的場域…….(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